上蔡天气2345(为何要在其口中塞入污秽之物)

1. 上蔡天气2345,为何要在其口中塞入污秽之物?

随着甄宓慢慢地年老色衰,曹丕对她逐渐冷淡,甚至把她赶到邺城居住,之后曹丕又受到年轻美貌的郭女王蛊惑,一怒之下,赐死了因受到冷落而发出怨言的甄宓。

甄宓死后,曹丕给她举办葬礼时,将死去甄宓披发覆面,口中塞糠,而且是匆匆下葬的。

然而,曹丕对甄宓的感情实际上非常复杂,甄宓的死,也并非仅仅受到郭女王谗言诬告攻击,就惹怒了曹丕那么简单。

说起来,甄宓的死,里面有很多隐藏的深宫秘闻,历朝历代的人,对之讳莫如深,不敢明言,因为太残酷了,涉及到历史上的“杀母存子”等等。

然而,曹丕刚赐死甄宓,他就后悔了,可是派去赐死甄宓的使者已经走远,追不回来了。

甄宓实际上比曹丕大四岁,她遇见曹丕的时候,已经嫁为人妇,然后因为公公袁绍在官渡之战败给曹操,甄宓也被曹操的儿子曹丕霸占。

公元200年,汉献帝建安五年,袁绍跟曹操在官渡大战,官渡之战,曹操最终打败袁绍,称雄中原。

袁绍带着残兵败将回到冀州,两年后就病死了,他的三个儿子都不争气,不是曹操的对手,接连被曹操打败。

其中,袁绍的第二个儿子叫袁熙,当初袁绍打败幽州的公孙瓒后,让袁熙镇守幽州,袁熙的妻子就是甄宓,甄宓没有跟着袁熙去幽州,而是在邺城侍奉她的婆婆、袁绍的老婆刘夫人。

袁绍死后两年,公元204年,曹操带领大军攻打冀州,打破邺城,这时候曹操纵容大军在邺城烧杀抢掠。

曹操的儿子曹丕,毫不客气地带人冲进了袁绍的府邸,她看到袁绍的儿媳妇甄宓倾国倾城,国色天香,遂将之霸占。

从此以后,甄宓得到曹丕的宠爱,为曹丕接连生了一儿一女,看得出来,一开始的时候,两个人是如鱼得水,如胶似漆。

曹丕对甄宓绝对是见色起意,曹丕带人冲进袁绍府邸的时候,袁绍的老婆刘氏和儿媳甄宓,都坐在堂屋里,甄宓则吓得披散着头发,把脸趴在刘氏的腿上,浑身颤抖。

曹丕一看甄宓趴在刘氏腿上,虽然瑟瑟发抖,却丝毫掩盖不住她那婀娜的身材,于是曹丕问刘氏,这是谁啊,刘氏回答说,是我的儿媳,我二儿子袁熙的妻子。

曹丕就对刘氏说,让她把头抬起来,于是刘氏就扳着甄宓的头,让甄宓仰起头,面朝曹丕,曹丕一看甄宓,立刻惊呆了,这位少妇,是七仙女下凡啊,用史书上的话说,颜色非凡。

及邺城破,绍妻及后共坐室堂上。 见绍妻及后,后怖,以头伏姑膝上,绍妻两手自搏。文帝谓曰:“刘夫人云何如此?令新妇举头!” 姑乃捧后令仰。文帝就视,见其颜色非凡,称叹之。

甄宓此时刚嫁给袁熙没几年,只有二十二岁,所以还称得上新媳妇。

甄宓祖上也是大家族,否则袁绍三公之后,怎么会让儿子娶甄宓呢?实际上,甄宓的祖宗比袁绍家族的四世三公差不了多少。

甄宓的老祖宗是一个叫甄邯的人,当年王莽篡汉以后的大司马,位列三公,食邑两千石,即便王莽被汉光武帝刘秀灭了,甄家的两千石食邑也没断绝。

所以甄宓是个富家千金,可以称作白富美,她爹还当着上蔡县的县令。可惜他爹死得早,就剩下她母亲抚养家里的三个儿子五个女儿,甄宓是八个孩子里最小的一个。

甄宓从小就表现得极为聪明智慧,据说她小时候睡觉的时候,家里人看到她身上发光,像罩着一层玉衣。

甄家是仕宦之家,又是大富豪族,对子女的教育比较重视,甄宓从小就努力学习诸子百家,她哥哥调侃她说,女孩子学这些有什么用,难道要当女博士吗?还是学学女红比较好。这里的博士,是指博学之士。

甄宓却说,读书是为了学习道理,为了学习前人的经验,有了前人之鉴,才能免蹈覆辙,她哥哥说不过她,也就不了了之了。

当甄宓的姐姐们都去看外面的马戏团的时候,甄宓却独自在高楼上读书学习。

因此,甄宓是绝对的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甄宓还能作诗,历史上流传了她作的好几首诗,都很不错。

因为这种出身,袁绍这种大士族家庭,才跟甄家联姻的,一是甄家有钱,二是甄宓美丽有才华。

然而此时袁家兵败之后,甄宓却成了阶下囚,只能屈从曹丕。

不过,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甄宓嫁给曹丕以后,随遇而安,早就把自己的丈夫袁熙忘得一干二净,反而成了曹家的贤妻良母。

然而,人人都会衰老,特别是女人的衰老,更是让人痛心,曹丕对甄宓是见色起意,甄宓年老色衰以后,自然不再得到曹丕的宠爱,曹丕逐渐冷落了甄宓。

只是,甄宓一开始还没有意识到,曹丕见她年老色衰,已经要把她抛弃,甄宓还在做着贤妻良母。

甄宓有时候还劝谏曹丕多娶几个小妾,学习三皇五帝里的黄帝,能多生几个儿子,以继承祖业,曹丕听了非常高兴,夸甄宓贤良。

后宠愈隆而弥自挹损,后宫有宠者劝勉之,其无宠者慰诲之,每因闲宴,常劝帝,言“昔黄帝子孙蕃育,盖由妾媵众多,乃获斯祚耳。所愿广求淑媛,以丰继嗣。” 帝心嘉焉。

历史上,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被孔子称为古代大贤的尧舜禹汤等等,要么是他的孙子重孙子,要么是他的直系后代,甄宓认为,多生儿子,就能从中选择比较贤明的,继承曹魏的大业。

甄宓傻了吧唧地劝解曹丕多娶几个小妾,多生几个儿子,结果这正中曹丕的下怀,他巴不得多在后宫养些美女呢。

然而甄宓自以为贤妻良母的行为,却给自己埋下了隐患,最终导致自己被赐死。

话说曹丕废了汉献帝,当上了曹魏的皇帝,汉献帝成了山阳公,为了保命,汉献帝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献给了曹丕。

其他的大臣一看汉献帝这么干,也把自己的女儿、妹妹献给曹丕,还有人在全国各地物色美女献给曹丕的。

就这样,曹丕的后宫真是美女如云啊,像郭皇后郭女王、李夫人、阴贵人等等,都先后得到了曹丕的宠爱。

而年老色衰,年近四十的甄宓,却受到曹丕的冷落。

曹丕还嫌甄宓看着碍眼,把她打发到了邺城居住,那里是甄宓和曹丕初次相遇的地方。

曹魏的都城是洛阳。

甄宓被曹丕赶出皇宫,多少会有怨言,慢慢的这些怨言流到了洛阳皇宫,这时候曹丕最宠爱的郭夫人(即郭皇后郭女王,甄宓死后被扶正为正宫皇后),趁机对曹丕说甄宓的坏话,导致曹丕大怒,派人到邺城去赐死甄宓。

甄宓做了半辈子贤妻良母,不但没换来曹丕的感激,就因为几句抱怨,最终还被谗言诬告而死,她死得很憋屈啊。

而且她死后,曹丕直接把她匆匆埋在了邺城,棺殓的时候,还让甄宓以发被面,口中塞糠,目的是让她到了阴间口不能言,不能在那里告曹丕的状。

然而,甄宓的死,没有那么简单!

关于甄宓的死,在稗官野史中,还流传着很多个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曹丕因曹操而怀恨甄宓。《世说新语》记载说,当初曹操攻入邺城以后,立刻对人说,快去袁绍的府邸把袁绍的儿媳甄氏带来给我。谁知道手下的人说,甄宓已经被曹丕带走了,曹操狠狠地说,我打邺城,就是为了这个妇人,可惜了啊。

最终曹操还是把甄宓让给了儿子曹丕。

但是,从此曹操就对儿子曹丕心有龃龉,以至于曹操当上魏王以后,迟迟不立曹丕为魏王世子,一年之后,曹操才下定决心立曹丕为世子。

因为差点当不上魏王世子,曹丕便对甄宓怀恨在心,最终找个借口报复了甄宓。

为了泄愤,曹丕命人于甄宓下葬时,在她口中塞糠,以侮辱她。

当然,《世说新语》里的事儿不可全信,也许刘义庆手下的一帮文人,知道曹操喜欢有夫之妇,故意编的这个故事也不一定,毕竟曹操在宛城纳张绣的婶母邹氏确有其事。

二、郭女王无子,欲夺甄宓之子,谗言杀之。甄宓是正妻,还有一个儿子,然而她年老色衰,曹丕最宠爱的是郭夫人郭女王。

郭女王素来有些智谋,当初曹丕能当上世子,据说她曾经参与出谋划策,出力甚多,但是她没有子嗣。

想到将来年老色衰了,也会被抛弃,所以郭女王就早作谋划,欲夺甄宓之子为己子,将来就可以当上皇太后了。

所以郭女王就千方百计要弄死甄宓这个正室,结果呢,甄宓被赐死之后,曹丕果然将甄宓的儿子交给郭女王抚养,郭女王也被扶正为正宫皇后,后来当了皇太后。

问题是,郭皇后的下场也不好。

曹丕死后,甄宓的儿子曹叡当上皇帝,郭皇后当上了太后,曹叡听说自己的母亲死得很惨,就质问郭皇后,为何要害死自己的母亲。

郭皇后只能哭着说,是先帝要杀她的,你怎么能赖我呢,可是曹叡并不相信,最后郭皇后忧惧而亡,给吓死了。

当然,还有的野史说,郭皇后不是吓死的,是魏明帝曹叡派人毒死的。

三、曹丕“杀母存子”,无情最是帝王家。“杀母存子”这个典故来源于汉武帝,是说汉武帝吸取吕后干政的教训,为了防止皇帝小,太后为乱,便把太子的母亲提前杀了。

帝(汉武帝)谴责钩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帝曰:“趣行,汝不得活!”卒赐死。顷之,帝闲居,问左右曰:“外人言云何?”左右对曰:“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帝曰:“然,是非儿曹愚人之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女住独居骄蹇,婬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笔不得不先去之也。”

曹丕当皇帝的时候,他的大儿子曹叡只有十来岁,而甄宓又是一个博通诸子百家的人,曹丕有这种担心,也不为过。

有一次,曹丕跟儿子曹叡一起去打猎,碰到一头母鹿带着小鹿,曹丕先射死了母鹿,让曹叡射死小鹿,曹叡没忍心射死,说杀母再杀子,不仁慈,曹丕夸奖了曹叡。

很多人就认为,这次打猎,曹丕是在隐喻杀母存子。

四、曹叡到底是谁的孩子?我们都知道,曹丕霸占甄宓的时候,甄宓是袁熙的老婆。而后曹叡出生。

然则,历史上,不管正史野史,都没具体说过曹叡是曹丕霸占甄宓之后多久出生的。

因此有人怀疑,曹叡未必就是曹丕的儿子,说不定是袁熙的儿子。

这种事,历史上并非没有前车之鉴。

例如吕不韦把自己的姬妾赵姬献给公子异人,生了一个孩子,就是秦王嬴政。

传说吕不韦献上赵姬的时候,当时赵姬已经怀孕。直到现在还有人争论,秦始皇的亲爹到底是秦庄襄王还是吕不韦。

后来,赵姬当了太后,又跟嫪毐私通,生下两个儿子,最终伙同嫪毐造反,被秦始皇镇压。

曹丕不得不考虑这种可能性,所以有人怀疑,曹丕是为了掩盖曹叡的出身,赐死了甄宓。

有记载说,曹丕赐死甄宓之后,立马就后悔了。

曹丕后悔,是源于他的一个梦,还让一个叫周宣的人给他解。

《方伎传·周宣传》:帝曰:“我昨夜梦青气自地属天。” 宣对曰:“天下当有贵女子冤死。”是时帝已遣使赐甄后玺书,闻宣言而悔之,遣人追使人不及。

可惜他派去赐死甄妃的人已经去邺城的路上,后悔也来不及了。

甄宓最终还是死了。这时候,曹丕会不会想到邺城初次相遇呢。

上蔡天气2345(为何要在其口中塞入污秽之物)

2. 嘉庆为了收拾烂摊子?

说到满清王朝“最倒霉”的皇帝,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是宣统皇帝溥仪,他幼年继位,仅在位三年,就被袁世凯轰下台。日本侵略者打进关东之后,溥仪跑到满洲国的城圈儿里摇身一变成了傀儡皇帝,抗日战争胜利后,曾经风光奢靡的一国之君开始蹲大狱进行劳动改造。所幸被赦免以后,晚年也算是有个善终,与其皇考光绪帝比起来,溥仪的人生结局算是极为幸运的了。

图丨溥仪与婉容

另一位清朝皇帝嘉庆颙琰虽然生逢盛世,时运却是十分坎坷。

清朝的立储方式与前朝皆不相同,早期一般不公布太子人选,谁是最后夺魁者无从知晓,时任掌权人会把所有子嗣当作太子培养,这就是所谓的“密建皇储制”,又称秘密立储敕书制。这里要额外提一下,康熙年间玄烨明立二阿哥胤礽为太子,是因局势所迫导致,废太子之后,再到雍正时期,所有皇储设立必须遵照此祖制,因此清朝皇子的平均受教育水平相较前朝来说是比较高的。

图丨众大臣从“正大光明”匾额后面取出先皇所书遗旨

1795年盛夏,乾隆皇帝公布了早已做好选择,立十五皇子颙琰为皇太子,第二年举行退位大典,颙琰跪承父皇乾隆不要退位于他,等其百年之后他再继位,奈何乾隆活得是真久啊!

虽然乾隆已禅位,但皇宫里的一切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他还为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提前改建了宁寿宫留作生活居所。可是这位太上皇一天也没住过,之后更是没有皇帝敢住,只有他的皇长子永琏和慈禧太后进去生活过一段时间。

图丨宁寿宫九龙壁

那乾隆为什么不去住这豪华的宁寿宫呢?原因就在于不舍得放弃权力。

乾隆不愿过度放权,归根结底还是不喜欢这个儿子,可是不传位给他也没其他选择了,剩余的皇子没有一个成器的。

颙琰正式上位以后,乾隆经常以太上皇名义发旨干预朝政,嘉庆也只能看老爹的脸色行事,甚至有的时候还需要向臣子和坤屈服。

自从乾隆把控朝政到80多岁的时候,整个人已经有点老糊涂了,吐露的话语朝中上下没几人能听得懂,除了宠臣和坤。

图丨弘历鉴古图

因此和坤时常代传乾隆颁布的圣旨,让嘉庆恨得牙痒痒。乾隆晚期,整个大清国大概有3亿多子民,在无任何科技帮助的情况下,能养活如此之众实属不易,这也侧面证明当时农业的发达程度。

那问题就来了,尽管农业领域异常发达,可老百姓并没有那么多田地去种。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官绅地主不断吸纳佃户,还不用向朝廷纳税,同时底层民众照缴不误,因此便出现了田少人多的利益矛盾。

很多农民为了填饱肚子混口饭吃,更为躲避苛捐杂税,开始往深山野林里跑,脱离体制的束缚,其中一部分人渐渐摆脱了官府统治,成为了白莲教教众。

图丨影视剧中的白莲教形象

白莲教自唐宋时期就已存在,发展到清朝时,受“反清复明”思想的蛊惑,逐渐发展成为一股民间秘密邪教。

乾隆末期至嘉庆皇帝即位之初,白莲教暴动愈演愈烈,持续百年的“康乾盛世”开始出现动荡,自此爱新觉罗式独掌的清朝走上了下坡路,清廷先后调兵前往武力镇压,三年光景过去,白莲教人数不减反增。

之所以会产生人数逆反现象,主要是因为清廷自身的原因。满清八旗早已多年不作战,面对汹涌的白莲教众,八旗子弟心里没底,不敢轻易上前歼灭。

白莲教人数虽多,但也不敢过分造次,更乐得发展教众,壮大自身实力。

图丨清朝兵勇

其次就是军饷问题,上下其手,连环贪污,除绿营兵外,满人不打仗还能领军饷,何乐而不为。所以地方上的军队互相推诿,基本策略是将本地的白莲教赶到境外,交给别人去平叛。

公元1799年,89岁高龄的乾隆终于薨逝,39岁的嘉庆帝正式理政。刚接手江山社稷的嘉庆就以贪污、延误军情诛杀了和坤,抄得白银八亿两。

此后,嘉庆帝耗时9年时间,前后共花费2亿多两国帑才成功镇压白莲教。可谓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图丨青年嘉庆

要说清朝完全是嘉庆搞垮的,也不尽然,嘉庆还是为扭转颓废局势作出了一番努力的。

怎奈以他个人能力来讲,只能做一些整饬内政、清肃纲纪等有限的整顿,意图挽救中衰大势实在是有点难。

嘉庆的平庸从根本上来讲是历史必然,乾隆本就留下了一副烂摊子,晚年一度耽于奢侈享乐。乾隆挥霍的钱财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国家体制下的合法税收;二是下属官员进献的贡物和官银,没错,乾隆收取本就应该属于他的钱财。

乾隆岁朝图

官员送礼的钱是哪来的?究其根底,还不是从老百姓身上剥削来的。因此嘉庆下令“诏罢贡献,黜奢崇俭”,才免去一时奢靡之风。仅从这一点,相对于底层农民来讲,他还算是一位体察民情的好皇帝。

即便如此,洪流之下力挽狂澜的嘉庆帝还是遭遇到了刺杀,并且遇见了两次。

第一次遇刺是在1803年,一天,嘉庆正坐着轿子前往神武门,突然有一名刺客冲出,顿时御前侍卫都惊呆了,幸好贝勒丹巴多尔济和定亲王绵恩等人以身挡之,救了嘉庆一命。之后经过审讯,得知这名刺客名叫陈德,曾在内务府当差,被辞退之后心生怨恨和轻生之念,于是才去刺杀皇帝。

图丨清朝官员断案

第二次遇刺是天理教教徒策划的,1813年,200名成员在北京发动兵变闯入紫禁城,京畿重地立时危在旦夕,幸好此时嘉庆帝正御驾前往热河狩猎。留守京城的皇长子旻宁,也就是后来的道光皇帝,正巧遇上这群贼人,他用鸟枪瞬时打死了两个头目,直接镇住了剩余贼众,随即号令健锐营、火器营等一千多名装备精良的官兵,围歼了全部造反的教徒。

图丨嘉庆长子——道光帝晏宁

因为两次遇刺,嘉庆皇帝一度以为是自己品德太差导致的,颁布罪己诏以示罪在朕躬。直到1820年,刚迈过60岁坎儿的嘉庆突然暴毙,至死都未能知晓真正的原因。痛责自己的过失,无法改变早已存在的官吏因循、军纪涣散的实情,无法掩饰大清王朝江河日下的颓丧之势。

关于嘉庆的死因,确实有些离奇,目前有两个版本。

其一据说是被雷电击中而亡,一天晚上嘉庆正在处理政务之时,宫殿突然遭遇雷击,太监们进来一看,皇帝的身体已经被劈得支离破碎,皇室为不影响皇家体统,用一个与皇帝面容相似的太监放入了棺材之中。

图丨嘉庆帝死在烟波致爽殿这张床

第二种说法称,嘉庆是在驻跸承德避暑山庄理政时,由于天气过热,中暑后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猝死的。

真实死因,至今仍是一个谜。

3. 哪些古诗让你一生难忘?

谢邀。

在浩如烟海古香古色的诗词中,最难忘的很多,很多,但最爱的却是这些常常萦绕脑际,耳熟能详。

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诗朗朗上口,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切,爱而不得,溢于言表,让人动容。

李白: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此诗秋风落叶,寒鸦悲凉,整首诗作凄婉幽怨,情何以堪。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骆宾王:鹅鹅鹅,曲颈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波清波。

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熟读古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谢谢。

4. 今天六月六吃什么饭好?

今天六月初六。又叫“天贶(kuang)节”。“洗晒节”。在这天全国各地人们都有翻晾衣服和被子和洗澡的习俗。又叫“晒经节”,寺庙里边儿的僧人。会在这一天把经书,古籍拿出来翻晒。而家族祠堂里也会把,收藏的古书和族谱,拿出来晾晒。并且各地还有吃食的讲究。江苏谚云:“六月六吃了糕屑,养了肉”。认为这天吃了用面粉和糖油做的面食,一定会长肉。 安徽江淮地区,这一天必会吃腊肉,认为可以防病。而上海居民这天则有煮食馄饨的习俗。以为食之能免夏疰(zhu)。云南的习俗,说是这天大杀猪羊,祭祀土地庙人,然后大家分食。认为这样能使“土地不开口,老虎不吃人”。求得牲畜平安,不被豺狼所害。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六月初六这一天,各地都有什么吃食的习俗。

1,吃面条和饺子

六月六 这一天吃新麦做的面条和饺子,叫做尝新。 因为六月六是一年的中间。也称小“中秋”。这一天要把 新麦做的饺子和面条儿煮熟尝新, 同时也要给牲畜一碗尝新。所以六月六也称“尝新节”。六月六吃饺子是老扬州延续了几十年的传统。南方人主食通常以大米为主,不常吃饺子。而六月六这一天难得吃一次饺子,可以防治夏疰。此外,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没有什么胃口,偶尔吃一次饺子也有开胃的作用。

2,包包子,推碾筋

在山东烟台牟平沿海地区一带,六月六这一天是一定会包包子,推碾筋。那一带的方言里管“喝”叫“哈”,管“吃”叫“逮”。“”六月六碗大的包子拳大的肉。 呼哧呼哧逮个够。香碾筋,盛满盆,一碗一碗哈的紧”。碾筋就跟馒头,面条儿一样,是一种面食。至于六月六为什么哈碾筋,逮包子。非常遗憾的是,没有确切的考据。当地民间有多种传说。其中的一种就是,用碾筋拴住人寿,用包子包住年丰。 如此人寿年丰,人民的生活才有奔头。

3,吃肉

而 江西省九江修水地区兴吃肉。多少不论。俗谚:“六月六,要吃肉,不吃肉,生瘤毒”。修水白岭,全丰,黄龙,路口,古市,是日兴吃腊肉烹汤。喝此汤,认为可免生痱子。有“六月六,吃腊肉”之说。 此时正逢早禾,早豆收获之际。农村普遍实用新米饭,新豆腐,新鲜蔬菜。有“晒书之时六月六,盆装豆腐钵装肉”的俗语。

4,吃干食

这天,家家都会吃些干食,以示缺水。其中有祈祷盛夏酷暑多降甘霖解旱,使五谷丰登之意。农谚之中就有“拿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的民俗说法。

5,吃焦屑

在水乡农家,有“瘦夏”的说法。意思是盛夏时节,人不思饮食,会瘦上一圈儿。于是到了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 出嫁的女儿都要回到娘家吃娘家的焦屑,弥补损耗,以长得健壮一些。焦屑就是 炒面粉或是炒米粉。一般是以开水冲泡, 搅成糊状,撒上红糖,有的还要加上香油,以便更加美味。

6,吃粽子

相传 布依族以前也是端午吃粽子。在明朝初受命南征时,端午节正在发生一场激烈的战斗。 没有时间过节,这场战斗一直到六月初六才获得胜利。在杀猪宰羊庆祝胜利的时候,想到端午节没有过上。就建议在庆功会上补上。后来。为了纪念和庆祝这一场伟大战争的胜利,就把六月初六定为布衣族的大年, 并且规定,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7,吃晒蛋

有些地方 则言“六月六,鸡蛋晒的熟”。 流行吃晒蛋。汲取泉水, 置鸡蛋于其中。有卯时暴晒至申时。蛋乃熟,食之。据说可得“阳精”。嗯,江西省丰城地方的人们这一天喜欢吃腌蛋。有的地方还有“六月六”吃鸡的习俗。以辣椒蒸鸡做糜,据说可以补阳。故又有俗谚云:“六月六,红酒炒鸡肉”。

8,吃炒面

在河南汝南,上蔡一带。六月六要吃炒面。据说是为了纪念岳飞。因为当年岳飞收复蔡州(今汝南)时。当地百姓曾拿炒面慰问岳家军。关于民间六月六吃炒面的说法有好多种。但总的有三种。一是说吃炒面可以治疗腹痛腹泻, 能去除湿热。二是说六月六是“天贶节”。相传在北宋时期,吃炒面是为了祈雨。祈求风调雨顺。还有一说是六月六吃炒面,是为了让四海龙王忘记在这一天比赛下雨的事情。

9,熬绿豆

“六 月六,熬绿豆”。在伏天里喝绿豆汤或者是绿豆粥,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绿豆汤可以避暑辟邪毒。而且此时还是播种红豆绿豆的时候。“陆月陆,种红绿”。说的就是六月六前后就要种红豆,种绿豆了。

10,吃羊肉

在 农历六月六,山东临沂费县地区的人民有“吃伏羊”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或者煮羊肉汤,或者炖羊肉,或者吃羊肉馅儿饺子,总之都要吃羊肉。有的是去集市上买羊肉,羊下水。更多的是买一只羊回来宰杀。黑山羊都选用一只七八十斤的单独一家宰杀,一只吃不完就选择几家合伙儿。

11,吃馄饨

江南一带旧时习俗。农历六月初六,家家必包 馄饨吃。古谚云:“六月六,裹碗馄饨落一落”。此时的新麦早已收割上场。正是为了庆祝春粮丰收, 所以这天要吃新麦做的馄饨和面条儿。

12,吃狗肉喝烧酒

在 河南的南部地区,还有婆家请未过门的媳妇来做客的习俗。 亦谓之“看麦收”。而有的来做客的家人,则要吃狗肉,喝烧酒。时值六月六,人体的各项机能最为薄弱,狗肉温补,正是进补及时。

13,送面羊

六月六,处于一年之半,山东省栖霞地区,还有继正月出门探亲之后出夏门的习俗。这一天出嫁的老少姑娘,都要回娘家尝新。娘家也盛情接待,不仅要宴请闺女一家,还要给外孙送羊。 古时候是送活羊。后来演变成用面做成小鸡,小羊,小兔等相送。基于外孙要像“羊羔跪乳”那样孝顺亲人。

朋友们在六月六,你们当地,还有吃什么的习俗呢?

5. 是不是导致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崇祯年间的大旱,当然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尤其是崇祯十一年到崇祯十四年之间,北方空前的大旱,是李自成势力兴起和明朝灭亡的关键。

崇祯年间的农民起义风潮,其实在崇祯十一年基本被大部扑灭,李自成只带着千把人的残军在陕西、湖广、四川交界地带的山区流窜,甚至不少明朝官员认为李自成早已死了。张献忠、罗汝才等人接受了招抚。

表面上看,有一定实力的农民军不是被剿灭就是被招抚,农民军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但大明北方在崇祯十一年到崇祯十四年期间的空前旱灾,造成无数人因旱灾成为饥民。北方遍地火种,只要一点火星就会被点燃。李自成之前和明军作战时遇到有战斗力的明军基本也只有逃命的份,但时势不同,崇祯十三年率领千把人进入河南的李自成成为遍地火种下的一点火星,点燃起熊熊烈火埋葬了大明朝。

下面几张图表示的是崇祯十一年到崇祯十四年期间明朝的旱涝灾害情况,图中5表示严重旱灾,4表示一般旱灾,3表示风调雨顺无灾害,2表示一般水灾,1表示严重水灾。可以看出,崇祯十一年到崇祯十四年,北方大片地区都是连续的5,连续几年严重旱灾。

(崇祯十一年北方旱灾图,5表示严重旱灾)

(崇祯十二年北方旱灾图,5表示严重旱灾)

(崇祯十三年北方旱灾图,5表示严重旱灾)

(崇祯十四年北方旱灾图,5表示严重旱灾)

崇祯十五年开始,北方旱情有所缓解,但社会秩序已经崩坏,并不是说自然灾害减轻了就会马上恢复。李自成和各路农民军大势已成,最后李自成吞并罗汝才、革左五营、小袁营等各路农民军,成为最大的势力。

(李自成)

但李自成实力其实严重不足,根基很浅薄,崇祯十三年末千把人进入河南,崇祯十七年三月就打进了北京灭亡了明朝,中间只有三年的时间。李自成核心有战斗力的部队很少,吞并的罗才不、革左五营等部以及收降的各路明军势力并没有来得及有效整合。

李自成在山海关之战核心部队惨败后,根基不稳的问题就暴露出来,最终为满清所灭。

6. 为什么不从山西西南部渡黄河进攻呢?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代著名文人张养浩曾经在路过潼关的时候,写下了这篇千古名篇,“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直接点明了潼关两边陡峭挺拔,潼关易守难攻的特点说。秦汉以后的潼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成为了历来兵家必争之地,谁攻下了潼关谁就夺得了天下,但是而在秦汉之前,却有一关隘跟潼关同样重要的地位,它就是函谷关。

说起函谷关,就不得不说到函谷道,函谷道传统上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广义上的函谷道,指的是从函谷关到潼关之间长达一百四十里的道路,这条道路并不是一直狭小,事实上,它虽然非常险峻,倒也没有到“深险如函”的地步,中间也有好几个突破口,可以离开这条函谷道而转入他途。而真正的“函谷”,是指的狭义上的函谷道,这条道路长度仅仅十五里,它其实就是在稠桑塬上的一条裂缝。

稠桑塬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上的塬的地形,顶部平坦如原,但高度十分高,四周峭壁陡立,黄河从稠桑塬北面流过,紧贴着塬壁,所以东来的行人要进入关中,没有其他道路可以走,只能从这条裂缝通过。

这条裂缝中,绝岸壁立,宽不过数米,当时有人形容函谷关“车不能方轨,马不能并鞍”。古人形容函谷关之险要,往往用“丸泥可塞”来形容其险要位置,其实这一点都不夸张。函谷关就位于这条裂缝的开口处,也就是今天河南灵宝县的王垛村。

在稠桑塬的东面,也就是函谷关的关前,就是弘农河,提起这条河,很多人可能都不了解,但它有条支流却是十分有名,叫做“断密涧”,就是李密被唐军射杀之处,今天的弘农河水量很小,但在古代却十分湍急并且流量大,因此弘农河也就成了函谷关天然的护城河,敌人要进攻函谷关,就必须先渡过弘农河,而渡过河之后,由于弘农河紧贴着稠桑塬东侧而流,河岸和关城之间只有一条狭小的窄路,无论敌人有多少兵马也无法摆开,只能从这条小道路过。这样就给函谷关又有了两个天然屏障。

函谷关地位的变化,被潼关超越

在汉武帝年间,为了扩大关中领地,汉武帝把函谷关向东挪动了三百多里,挪到了新安。汉武帝下令在新安重建了一座关隘,并命名为函谷关,把原有的老关城毁弃,在其上发展出了弘农县。这样,从汉武帝开始,函谷关就不再是战国、秦朝时说的函谷关了,而是新安县的新函谷关。

但是新安的函谷新关形胜远不如故关,在战略上的意义大大降低,因为不是兵家必争之地了,也就并没有发生重大战役。各朝战将也并不会去争夺函谷新关。比如赤眉军攻入关中,就是兵分两路,绕过了函谷新关,会师于弘农县(也就是函谷故关,即秦函谷关)。由于弘农没有防御,因此得以轻松进入关中,所以新关的知名度远远小于故关。正因为新关在军事战略上不能完全取代故关,所以新关虽设,但故关的战略任务仍然存在,只不过是由弘农县来承担罢了。

函谷故关的天险实际上依赖于两点:一是黄河紧贴着稠桑原北壁而走,无道可走。二是稠桑原上森林密布,同样无道可走。

但这两点都是又非常容易受到自然或者人为的影响。稠桑原是典型的黄土高原的地形,黄土高原的重要特性就是土质疏松,非常容易流失,特别是在黄河流水作用下,河流的下切现象十分明显。刚开始时,黄河还是紧贴着稠桑原,但随着时间不断流逝,河流不断冲刷,河道则不断下切,黄河水位也随之不断降低,原来紧贴着原体的河道就会裸露出来,形成河滩。

而这河滩一旦形成,函谷关的天险就将不复存在,因为人们开始可以通过河滩通行。河滩的这条新路,在东汉末年就已经形成了,曹操征伐关中,因嫌函谷险恶,于是命令许褚于故关以北十里处凿建新路,并在那里建立了关城,史称“魏函谷关”。魏函谷关这条道,就是在黄河裸露出的河滩上形成的。

随着新路的开辟,函谷故关的战略重要性基本丧失。汉代弘农县城在函谷故关的关址之上(即今王垛村),但隋朝时已经将县城移往黄河边,而目的也就是为了封锁河滩上的那条新大路。从此之后,县城就一直在黄河边上,直到解放后,由于修建三门峡水库,才将灵宝县城向南迁移到今天的地方。

随着稠桑塬上森林的消失,使得函谷关的天险不再。塬上森林是什么时候消失的,现在已经无从考证,而后来弘农河水也日渐变小。由于稠桑塬塬体被河水不断下切,自己并不陡峭了,行人们便轻松的选取河道的魏函谷关,或者爬上塬体通过这座高台,秦函谷关的所依靠双重天险优势荡然无存!魏函谷关再也不能和秦函谷关互相搭配地构成完整的防线了。

而关中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地区,这个时候亟待一个新的关隘来代替函谷关。于是东汉末年曹操便在西边的黄河拐弯处的南岸险要之地修建了新的关隘——潼关。潼关从此代替了函谷关,函谷关渐渐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退出了金戈铁马的历史舞台!潼关位于名为麟趾塬的黄土塬体上,塬体长有七公里,宽有两公里,高六、七百米,由于两侧常年被水流冲刷,因此峭壁陡立,非常险峻。和函谷关所在的稠桑塬一样,麟趾塬也是顶面平坦,且从秦岭延伸下来直到黄河岸边。所不同的是,函谷关位于稠桑塬之中,而潼关则位于海波五百五十米的麟趾塬之上。

天下第一关——“潼关”

在我国古代军事史上,有“十大名关”的说法。分别是“山海关、潼关、嘉峪关、居庸关、友谊关、雁门关、紫荆关、剑门关、娘子关、武胜关。”这十大名关在中国军事史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关”基本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在历代战争中都发挥了御敌防患,保民防灾的重要作用。

其中山海关和潼关并称为“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位于今天河北秦皇岛东北十五千米处,扼守华北进入东北的咽喉,同时也是万里长城的起点。山海关在中国历史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潼关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频率是最高的,由于陕西河南一带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陕西和河南两省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安和洛阳两地更是长期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首都的角色,而潼关扼守在西安和洛阳中间,是陕西等西部地区前往中原的交通要道,可见,无论是从东方攻入西方,还是从西方攻入东方,得到了潼关,那就相当于基本占领了首都。但是在不同时代,由于政治格局的变化,潼关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削弱。

潼关最早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是在东汉末年,曹操讨伐马超的战争。

潼关的位置位于麟趾原的黄土塬体之上,和函谷关所在的稠桑塬一样,麟趾塬也是光滑平坦的土塬,且从秦岭延伸下来直到黄河岸边。所不同的是,函谷关位于稠桑原之中,而潼关则位于海波五百五米的麟趾塬之上。麟趾塬两边都是深沟,一边是远望沟,一边是禁沟。两沟中的水流冲击,使得两沟壁如刀削。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攻潼关,就是派偏师绕过唐潼关自禁沟北上,绕到唐潼关背面,两面夹击,从而攻破的。唐军之所以疏忽了对禁沟的防守,就是因为这条沟平时禁止通行,从而形成的思维定式,忘记了这里可以通行。

明朝闯王李自成攻潼关,也是自潼关南面绕道至关后,两面夹击从而破关,但他进攻方向却不是走禁沟,而走的是南山的山麓。因为明朝时禁沟是一条重要道路,当时候明朝政府不可能不重兵防守。因此,潼关北依黄河,南靠秦岭,东有黄巷坂之险阻,西有禁沟之天堑,自然也就成了天下雄关,关中门户。

潼关一共有四道防御门户,第一门户便是金斗关,过了金斗关以后,就是一段狭窄的路,这条路被称作为黄巷坂,想上麟趾塬必须通过黄巷坂,黄巷坂南面紧靠黄土高原,北面和黄河之间有一高地隆起,形成了南依高原,北临绝涧的形势,中间唯有一孔道,宽仅数米,仅容的下单车,十分狭窄。人们亦称之为“五里暗门”,这就是潼关的第三道防线,“五里”言其长度,“暗门”形容其险峻。因为道路奇险,所以非常适合伏兵。

而过了五里暗门就来到了潼关的前面,千万不要以为你就已经攻破了潼关,在潼关的后面还有一个防御门户,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禁沟”。禁沟南北长约十五公里,北与潼河交汇,南与秦岭交汇。禁沟由于长期的雨水冲刷,十分险峻,形成了一条宽三十米的坡道,成为潼关城后路的军事要道。由于禁沟可以直通秦岭,并且直达武关,倘若敌军从武关方向来,这要就能饶过潼关直达关中,所以禁沟是潼关防守的重中之重,一旦夺得禁沟,潼关则不攻自破。

隋朝时,由于雨水的冲刷,在汉潼关以南四公里处,被冲刷出了一条新道,这条道上达禁沟,下抵塬体,可以直取潼关,为了控制这条道路,隋朝在该处重新建立了“新潼关”,原来的潼关被叫做“潼关北城”,新建的叫“潼关南城”。

唐朝武则天时代,潼关两城都受到了雨水的不断冲刷,黄河的下切,导致原先的河床裸露,经过潼关不再需要从麟趾塬上通过,而是可以从旁边的河床穿过,麟趾塬上的汉潼关就成为了摆设。所以就必须将潼关挪位置了,唐朝政府就将潼关从塬上移到了河滩,新修建的唐潼关位于黄河河谷南侧一个形成不久且海波在四百米左右的低台地(麒麟山高阜)上,南距汉潼关约两公里,同时原来经汉潼关走禁沟的旧路也不废而废了。

先秦为何设函谷关,而不设潼关

在战国时代,潼关所在位置已经是秦国领土,那为什么秦人要设立函谷关,而不设潼关呢?一是秦人设函谷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既然在函谷关有非常险要的地形,那就没有必要退缩一百余里了。二是从地形上讲,函谷关有一个非常优越的地方,就是它永远只面向一个方向的敌人,敌人永远只能从东面来,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三是如果函谷关被敌人占领,就会堵住秦国东出的道路,事实上函谷关以前也是长期被晋国(后来是魏国)占领,秦人长期只能龟缩在关中平原。

潼关在地形险要方面不如函谷关(秦汉时期),敌人可以从禁沟来(如黄巢),可以从秦岭南麓而来(如李自成),也可以从北面蒲津渡来(曹操打马超)。从这个意义上讲,函谷关(秦汉时期)的地形是要优于潼关的的,但它的优点是不必依赖于森林作为自己的防护;而且离关中平原距离很近,后勤补给特别方便。如果黄河下切产生了新的道路,对于潼关来说只需要移动关城就可以继续镇守要津,作关中门户。

藤树先生说:

随着历史的变迁,不仅仅是函谷关和潼关,即使其他九大著名关隘的地理位置也已经有了很大改变,在今天如此发达的科技之下,关隘已经显得十分脆弱。但是从史书中,我们已经不难发现古人智慧,函谷关和潼关地理位置的变换,可以看出随着自然条件的改变,古人的军事智慧也在不断进步。

(感谢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7. 你认为湖北武汉热干面好吃?

武汉热干面好吃,信阳热干面好吃。谁比谁好吃,不看地方看面店,在哪都是老店好吃,混生意的大多数不好吃。

热干面的名气也就在说好说不好的争议中扩大,不论好不好吃,知道的人越来越多。

要说武汉的好吃还是信阳的好吃,我有切身体会。我就是信阳光山县人,又曾在信阳市区工作好几年。信阳距离武汉200公里,开车一个多小时。在信阳市区工作期间,经常的去武汉市,吃到两地热干面的机会很多。关键是喜欢热干面那种风味,嚼着弹牙,面的碱味,调和的芝麻味,酱味,还有信阳改良后多出的绿豆芽,不一样的别致味道和口感。

客观的说,武汉热干面和信阳热干面不分昆仲,各具特色。武汉热干面保持着传统风味,信阳热干面有了本土化融合。武汉热干面还是武汉热干面,信阳热干面已经是信阳热干面了,不能叫武汉热干面。

这样说有点绕口,我们先看武汉热干面和信阳热干面各自的特点在哪里。

先说武汉热干面。

武汉热干面是怎么来的。

有名的美食都有个美丽的传说,武汉热干面也不例外。只是没有皇帝或名人站台,典型的平民故事,和麻婆豆腐的起源相像。说的是上世纪的三十年代,三镇的汉口长提街关帝庙,有个常年卖凉粉和汤面条,叫做李包的人。一日晚间打烊收摊,把煮好没卖完的面条捞起来沥着。不小心打翻了油壶,里面的香油倒在案板上不少。小本生意舍不得丢了那油,就用沥着水的面条去裹裹,把油都吸到面条上,不至于可惜了香油。第二天早起开市,想着昨晚的剩面条,热来当早饭,吃了好干活。锅里水烧开,放剩面条烫烫捞到碗里,就着凉粉的调汁拌拌。正要吃,摊前来往的游客闻味住步,看他端着一大碗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的干拌面条,好奇的询问什么面,怎么卖。李包街上混的小生意人,自然敏感生意机会。灵机一动,张口就出:“热干面!”人们尝尝,果然不一样的美味,于是争相购买,一时间李包只能做这一道面食还忙不过来,热干面的名声随之扩散开来。

有了名气就有了市场,有人做大。李包是个小生意人,挣点小钱养家糊口就很满足,根本没想着怎么去做大,能每日忙活都卖完没剩面就阿弥陀佛。但是被一个同行看上,他姓蔡,把自家在中山大道满春路口的面店改了牌子,叫“蔡林记”,专一经营热干面,成了武汉三镇第一家热干面馆。彼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武汉重要的战略位置,形成了异常的市场繁荣,尤其饮食业很是火爆,因为流动人口实在多。为了符合大武汉概念,蔡老板直接的赋予热干面以全名“武汉热干面”。

从武汉热干面的起源,可以知道武汉热干面的特色在哪里。

材料是剩面条,煮熟的剩面条。剩面条沥水拌油放着。剩面烫烫拌凉粉调汁。

这三个特色就是热干面的基因。

再说武汉热干面的市场表现

武汉热干面是世界第一个快餐食品。

武汉热干面的名声鹊起,得力于抗战时期的市场形式。那时武汉三镇人流量集中,天南地北都有。热干面口味适中,做着简单,价格便宜,典型的中式快餐,极为适合当时纷乱局面。吃过的人忘不了,走到哪里念叨哪里,让武汉热干面的名气大到各地,甚至国外都有知道。要知道那时候全世界还没有“快餐”的概念,著名的麦当劳直到1955年才有第一家店。没准洋快餐是学我们的热干面模式也不一定,只不过人家做大了,我们还是原样。

武汉热干面是中国十大名面第一。

全国解放后,在我们面食文化中,武汉热干面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排五大名面之列。并在2013年6月由商务部、中国饭店协会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饭店文化节暨首届中国面条文化节上,荣列十大名面之首。

最后介绍信阳热干面

信阳热干面父本是武汉热干面,母本是信阳风味,二者合一的产物,很受信阳人喜爱。

上世纪八十年代,市场开放走上快车道的时间段,根据当时以饮食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思路,信阳市政府组织引进武汉特色美食,热干面首选,也是落地成功的典型。在当时信阳传统早点已很丰富,油条、豆浆、胡辣汤、方便面等等。热干面的进入算上个奇迹,一个外来的小吃,还干糙糙的,汤都不带,不合信阳人的吃法。但也正是这种干糙糙的面,引起人们的好奇心,拿出吃卤面的态度去吃热干面,果然吃出了味道。要知道卤面做起来很慢,等不及。不如热干面,立马烫了立马吃。

于是擅长美食的信阳人开始对武汉热干面作了基因修改。

三大基因不变,只在调料内容上作了小的调整,出来的效果完全不一样味道,深得信阳人点赞。

这个修改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把武汉热干面添加了配菜。有了绿豆芽的热干面,不再是全面,面条的爽滑韧劲加上豆芽的脆嫩,面味、麻酱味加豆芽味,味道更丰富,吃着更爽口。

为了说明白武汉热干面与信阳热干面的区别,分享信阳热干面的做法。注意,只多了绿豆芽,其他都一模一样。

热干面做法:热干面专用面条煮熟,过凉水降温,上油放置。一碗面条放笊篱热水烫了,倒进碗里。绿豆芽放笊篱热水烫了,倒进面碗里。往面碗里放如下调味料:芝麻酱、小磨油、辣椒油、胡椒粉、榨菜粒、葱花、生抽、香醋。拌匀了开吃。

按这个步骤在家里很好做吧?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游客”,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ynstorm@foxmail.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160)
西航一中(西安市的省级标准化高中有哪些)
上一篇 2023年11月27日
尚城摄会(常德有哪些最好玩的地方)
下一篇 2023年11月27日

相关推荐

  • 维普网论文检测系统(教师职称论文维普网的有效吗)

    如果是PDF格式的话,那么PDF会比Word多一个文本转换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可能会将你原本正确的的目录和参考文献格式打乱,目录和参考文献等格式错乱,就会导致系统识别不正确而被标红。...

    2023年11月13日
  • 最便宜的笔记本(苹果笔记本电脑最便宜要多少钱一台)

    苹果最低都得6000左右呢你也可以去看下二手货相对便宜(苹果(Apple)MacBookAirMD223CH/A11.6英寸宽屏笔记本电脑售6886这是目前最便宜苹果笔记本。...

    2023年11月19日
  • 惠普电脑维修点(惠普电脑触控板维修费用)

    不同型号的笔记本换触摸板维修价格不相同,惠普笔记本型号分为游戏本,超极本,轻薄本。惠普游戏本,超极本,轻薄本笔记本维修价格在500元上下,除此以外,惠普PAVILIONX2笔记本维修价格在500元上下,换触摸板测算费用、人工费用、笔记本调试费...

    2023年11月25日
  • 哪个快递最快(什么快递速度最快)

    顺丰,顺丰的送货速度是最快的,相对来说费用也是最贵的!京东的快递速度也是不错的,一般都是隔天就可以送到,并且时效性很强...

    2023年11月28日
  • 麦秸(麦秸画是干嘛用的)

    一种是无知所致,他并不知道飘落的杨絮燃烧很快,一经火起,如爆竹药捻。及至发现蔓延迅速,慌了手脚,悔之晚矣。...

    2023年11月28日
  • 东菱酸奶机(如何做出香甜沙软好吃的面包)

    1️⃣原料称重,把酸奶,牛奶,蛋液放入厨师机,盐和糖按照对角线相对放,最后放入高粉,高粉上挖个洞放入酵母,厨师机二档揉面20分钟可以拉出粗膜,加入黄油揉出手套膜。...

    2023年11月30日
  • 触手可及(你是我朝夕相伴触手可及的虚拟)

    一种暗恋情绪,人虽然在身边,但是却不敢靠近去接触,爱而不得的一种情愫。原文出自:由陈粒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虚拟》,收录在专辑《小梦大半》中,发行于2016年7月26日。...

    2023年12月02日
  • 申能股份(600642申能股份是做风力发电的股票吗)

    600642申能股份是有一带一路的概念,但主要概念不是这个,它的概念挺多的,国企改革、新能源、参股券商、参股金融、证金持股、沪股通、融资融券等等。...

    2023年12月02日
  • 77(腰围77厘米是几尺几)

    相当于要穿30码的裤子。1尺=33.33厘米,77/33.33=2.31。30码=2.3尺腰=77CM,31码=2.4尺腰=80CM,32码=2.5尺腰=83.5CM,33码=2.6尺腰=87CM,34码=2.7尺腰=90CM...

    2023年12月05日
  • 2012年春晚小品(郝健第一次上春晚是什么节目)

    《你幸福吗》(2011BTV春晚搭档:买红妹;2011黑龙江湖北春晚,湖南元宵喜乐会搭档:黄杨)...

    2023年12月06日
返回顶部